Win32 临界区实现原理浅析 http://www.blogcn.com/user8/flier_lu/index.html?id=1205525&run=.0748049 去年11月的MSDN杂志曾刊登过一篇文章 Break Free of Code Deadlocks in Critical Sections Under Windows ,Matt Pietrek 和 Russ Osterlund 两位对临界区(Critical Section)的内部实现做了一次简短的介绍,但点到为止,没有继续深入下去,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痒痒的,呵呵,于是用IDA和SoftIce大致分析了一下临界区的实现,大致弄明白了原理后也就没有深究。现在乘着Win2k源码的东风,重新分析一下这块的内容,做个小小的总结吧 :P 临界区(Critical Section)是Win32中提供的一种轻量级的同步机制,与互斥(Mutex)和事件(Event)等内核同步对象相比,临界区是完全在用户态维护的,所以仅能在同一进程内供线程同步使用,但也因此无需在使用时进行用户态和核心态之间的切换,工作效率大大高于其它同步机制。 临界区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,使用 InitializeCriticalSection 或 InitializeCriticalSectionAndSpinCount 函数初始化一个 CRITICAL_SECTION 结构;使用 SetCriticalSectionSpinCount 函数设置临界区的Spin计数器;然后使用 EnterCriticalSection 或 TryEnterCriticalSection 获取临界区的所有权;完成需要同步的操作后,使用 LeaveCriticalSection 函数释放临界区;最后使用 标签: C 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